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科技和藝術的結合,讓全世界領略了中國人的浪漫。總導演張藝謀說:“大家都在夸我,其實不是,我只是在前面,我身后有無數普通人,默默無聞為開幕式做了大量工作,沒有他們支持,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的確,一場精彩的奧運盛會,不僅是運動員之間的較量,也是國家科技實力和制造能力的比拼。濟南,這座工業重鎮,正著力建設的智能經濟強市和數字先鋒城市,用他深厚的“智造”底蘊,強力賦能北京冬奧會,尤其是四大主導支柱產業,滲透率極高。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特別是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主導支柱產業共有20多家企業30多種產品服務北京冬奧會,從最基本的場館建設,到最重要的疫情防控,再到數字化、智慧化的賽事保障及呈現,都有著濟南智造的身影、企業和企業家的擔當……

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
硬核防疫,從物資到智能設備全覆蓋
北京冬奧會開幕之時,全球疫情并不消停,確診病例屢創新高,日前突破了4億;我國疫情雖總體形勢平穩,但也出現局部零星點狀散發態勢;全世界的奧運盛會在我國舉辦,人員流動會更趨頻繁,疫情防控壓力自然會加大。
不過,觀看這次冬奧會的開幕式,再對比去年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現場觀眾參與數量差別之大,判若云泥!敢于允許這么多觀眾參加開幕式,源于我國對疫情防控能力的自信,而這份自信,也有濟南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貢獻。
冬奧會正緊張進行中,場館內,運動員在花樣的年華里,生命的激情在燃燒;場館外,山東博科消毒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BKS-Y-800型霧化消毒機器人,正忙著打掃衛生,它噴出的是5‰的次氯酸,比常規消毒溶液更有效,一分鐘消毒面積可達36平方米。

“它可以實現自主導航,自主行走到達小區域,進行全時全覆蓋消毒,保障環境安全性,單臺機器人最多可覆蓋1000平方米以上。”山東博科技術人員說,同時支持手機APP操控,做到人機分離,減少人員接觸,極大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冬奧會運行指揮部調度中心,還有濟南企業——國網智能科技公司研制的智能防疫機器人“小墩”,用于疫情防控測溫。“在冬奧會開幕以前,已經有大量濟南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為冬奧會提供服務了。”汲佩德說。
此言不虛,今年1月10日,為滿足北京冬奧會疫情防控需要,位于章丘區的山東省潤荷衛生材料有限公司,緊急組織生產60000盒酒精濕巾,殺菌率99.9%,隔日發往北京。去年12月底,威陽醫療器械成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護面屏和防護眼鏡的供貨商。

“訂單包含136萬個防護面屏、125萬副防護眼鏡,5天便生產完成。”威陽醫療器械相關負責人李廣峰說,疫情期間,他們的產品曾馳援火神山和雷神山,“很多人說,疫情影響這,影響那,我們卻得益于疫情”。
這里有個故事,疫情初期,李廣鋒看到一線護士臉上的勒痕和紅腫雙眼,便立志解決這一問題,經多次中藥配方試驗,終于研制出適合長時間佩戴的防護鏡,還無異味、不起霧,獲得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疫情初期,我們負責防疫物資生產組織保障,后來支持打造了一條防疫物資產業鏈,產品不僅供應國內需求,還出口為全球抗疫貢獻力量,這便是‘變危為機’。”汲佩德說,受益于此,2021年,濟南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實現了超常規快速發展。
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
賽事保障,不僅雪蠟車還有“最快的冰”
百余年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曾預言:“奧運舉辦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的確,奧運會不僅是運動員表現的舞臺,也是國家科技實力和制造能力的比拼。北京冬奧會,人們驚訝于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那塊“最快的冰”和它所創造的4個世界之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塊“最快的冰”的部分制冷設備,就來自于濟南企業——山東神舟制冷公司,他們采用世界上最環保、最先進、最高效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實現碳排放量接近于零,這便是泉城智慧、濟南方案。

目前,國家速滑館是全球**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制冷的冬奧速滑場館,其采用的14立方米二氧化碳桶泵機組設計及應用為世界首例,集中式中壓回油在二氧化碳制冷系統上的應用為世界首例,人工冰場超長不銹鋼冷排管應用為世界首例。
濟南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過人之處還不止于此,最引人矚目的當數正在北京冬奧會上使用的雪蠟車——黃可X7,這是我國**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雪蠟車,由中國重汽集團研發承制,多家山東企業聯合研發、生產。

“這個項目投資2000多萬元,由2個牽引頭、1只掛車廂體和1臺汕德卡冷藏保障設備單車組成。”中國重汽相關負責人說,這是目前世界上單層展開面積**、集成功能最全、智能與“綠色結合最完美的雪蠟車,其中牽引頭為氫燃料動力,配備了國內**功率的氫燃料電池,零排放零污染。
濟南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過人之處還在于集合成群。在張家口賽區,負責供熱的盛華化工50萬平方米供熱站項目,有4臺15MW高壓電極鍋爐、4個2000立方米蓄熱罐,采用EPC模式,從熱源、儲能、換熱到自控整套系統產品,均由濟南企業——山東北辰機電設備公司生產提供。
“高壓電極鍋爐運行采用全谷電供熱模式,利用夜間谷價電力運行供蓄熱,利用夜間蓄熱罐的熱水放熱來滿足白天供熱所需,用電價差額降低運行成本,解決了當地50萬平方米采暖,配合虛擬電廠解決了電網削峰平谷問題。”山東北辰總經理金哲說。
本屆冬奧會有北京、張家口、延慶三個賽區,密集出行在所難免。為此,北京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開通金安橋站、北辛安站、新首鋼站三座車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作為智慧軌道交通示范線,北京地鐵11號線列車搭載的正是濟南企業——朗進科技提供的智能變頻熱泵空調系統。

“我們配合車輛智能化需求,構建了北京市**個基于云平臺的智慧乘客服務系統。”朗進科技相關負責人說,此外,為保障北京冬奧會順利進行,他們還派售后保障團隊,為搭載朗進科技變頻(熱泵)車輛空調的北京大興新機場線、首都機場線、北京軌道交通19號線、八通線、磁懸浮S1線、西郊線等多條軌道線路列車提供運維服務。
對這么多濟南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北京冬奧會,汲佩德并不意外:“人類社會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工業,而裝備制造業被譽為‘工業之母’,這一直是濟南的強項。”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濟南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
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產業
營造浪漫,濟南“扛把子”已服務兩屆奧運會
裝備制造業發達的背后是濟南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強力支撐。僅以雪蠟車為例,內部功能齊全、結構復雜,僅靠一家企業難以完成全部的科研攻關,也難以提供全部的零部件,就需要協同配套產業鏈,這是一個地區提升創新能力、提供整套系統解決方案的前提和基礎。
“雪蠟車一般使用在低溫環境下,這就需要耐低溫的材料。”山東科華賽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永光說,針對雪蠟車特種工況需求,他們開發出滿足-55℃環境使用的超低溫抗沖擊尼龍復合材料,應用于雪蠟車超低溫保險杠、踏步項目中。

據介紹,用了這種新材料后,與傳統汽車保險杠相比,雪蠟車保險杠強度、韌性、耐低溫性能均大幅度提升,完全滿足冬奧會使用要求,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問君何能爾?原來,山東科華賽邦擁有山東省內唯一一家中國-白俄羅斯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技術轉移轉化中心,還成立了中白高分子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這家公司主要研發輕量化、超低溫、長壽命、多功能復合高分子材料及相關產品,應用于軍工、軌道交通、汽車制造、民用工程等領域,解決輕量化、降成本、替代進口等問題。有了強供應鏈的支撐,人們注意到,在本屆冬奧會上,中國重汽不僅提供了雪蠟車,還有除雪車、氫氣運輸保障車等。
鋼鐵被譽為工業的骨骼,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還離不開精品鋼的支撐。總部位于濟南的山東鋼鐵集團這次在北京冬奧會上一甩鋼鐵行業傻、大、黑、粗的傳統形象,狠狠地浪漫了一把。也許很多人至今還記得那場開幕式,大型視頻顯示裝置“冰瀑”燃爆了全場,也點燃了屏幕前觀眾的激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大型視頻顯示裝置鋼結構所用的型鋼、中厚板和鋼帶產品,均由山東鋼鐵集團提供,其中很多產品還來自于萊鋼銀山型鋼板帶廠。這已不是山東鋼鐵集團第一次服務奧運會,早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山東鋼鐵集團的型鋼、板材產品就曾用于鳥巢的主體鋼結構建設。
盡管在開幕式上看不到山鋼的任何標志,但在那些流光溢彩的背后,卻有著山鋼產品過硬質量的支撐和山鋼人的默默付出,這也詮釋了山鋼文化的內斂和厚重,這何嘗又不是濟南的特點,沉穩而不張揚,默默無聞中有大擔當。

“目前,濟南的精品鋼與先進材料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了2000億元。”汲佩德說,冬奧會的召開,還會促進這個產業集群繼續發展。分析人士指出,冬奧會必將進一步促進冬季體育運動開展,一個龐大的需求市場已近在眼前,功能性服裝必將受到追捧。
本屆冬奧會上,“黑科技”石墨烯加熱服已經推出。總部位于濟南的圣泉集團具備生物質石墨烯生產能力,已形成內暖纖維、內暖絨、內暖烯孔三大材料體系,并推出石墨烯服飾等產品。這便是科技創新、研發新材料的力量,機會來了,風口到了,想不飛都難……
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智能冬奧,讓高鐵更聰明、應急救護更高效
現在是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社會,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的高效、平穩運行,離不開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而濟南企業在這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供電,金現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參與了北京冬奧電力運行保障指揮平臺項目的建設,主要負責相關軟件的開發及實施。
“北京冬奧會實現了奧運史上首次電力業務領域數字化、智能化全景監視。”金現代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為了這個首次,他們做了很多,比如場館配電系統數據的采集調試、冬奧指揮平臺展示數據的接入與融合,并對接入數據進行計算分析,支撐冬奧平臺堅強電網、保障指揮、低碳綠電、賽事運行、城市運行、能源互聯等6大主題功能的展示應用。
再比如交通,本屆冬奧會有三個賽區,開閉幕式在鳥巢舉行,為解決通勤問題,國家重點投資建設連接北京、張家口、延慶三地的京張高鐵。硬件有了,要實現高效運轉,還離不開軟件,濟南博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參與了京張高鐵全線及奧運專線(清河-太子城)9座高鐵智慧車站的核心智能化建設項目。
“我們落地部署了搭載20余種視頻AI自研算法的‘博觀天璇智能系統’,打造高品質、高水準的數字智能化服務項目,守護賽會人員安全出行。”濟南博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比如這套系統搭載了人像識別智能算法,支持人員身份識別、判斷人員軌跡等功能,當發生風險時將化身“記憶專家”,可快速調取到關鍵人的行動軌跡,追蹤密接人員,在疫情期間對人員流動量大的高鐵站具有重要意義。
又比如賽事保障中非常重要的醫院,驚險刺激的冰雪運動,加上更加復雜的比賽環境,讓冬季奧運會競技項目較夏季奧運會項目危險系數更高,發生傷情也更為危急,需要有完備的醫療預案,后勤保障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協同。
尤其是崇禮雪場,舉行單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等51個雪上項目的比賽,是產生金牌最多的賽場。于是浪潮信息與崇禮醫院攜手,采用模塊化數據中心,構筑堅實的信息保障平臺,做到智能監控、快速響應、系統集成、綠色高效,全面提升崇禮院區及創傷中心的醫療信息化水平,為冬奧會醫療急救提供綠色、高效的信息保障服務。

與此同時,冬奧會的信息安全也非常重要。濟南企業中孚信息成立“冬奧重保服務團隊”,對各類未知風險進行全天候監測,實時監控安全態勢、跟蹤發現攻擊行為、加強安全防御,全力以赴為北京冬奧會提供天朗氣清的網絡環境。
最后再講一講賽事直播尤其是開幕式直播,能到現場看的人畢竟是少數,如何讓不在現場的人看直播也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靠的就是8K超高清直播,為此,浪潮集團超高清團隊對軟硬件參數進行上千次調優,最終突破8K超高清直播技術瓶頸,向冬奧賽事提供專業8K超高清解碼器和超高清視頻服務系統。

“我們全程支持冬奧賽場大屏、公共場所及重要場館的賽事直播工作。”浪潮集團相關負責人說,觀眾通過8K超高清直播可感受到“體育+科技”的創新組合所帶來的“沉浸式”視聽震撼。
同時,富視智通電子技術(濟南)有限公司的全球最小尺寸專業超高清8K影像編碼直播機“視耀T1”,通過電信運營商的IPTV平臺同步開通的8K超高清專區及合作伙伴8K終端設備,成功在全國多地8K超高清戶外大屏直播2022北京冬奧賽事,助力實現“科技冬奧·8K看奧運”的目標。
這便是濟南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汲佩德透露,2021年,這一產業的規模達到了5000億元,是濟南四大主導支柱產業中,規模最大的。
基礎穩固動能強勁的工業強市
連續跨越,規上工業營收首次突破8000億大關
以上提到的濟南這四大主導支柱產業在冬奧會中的表現,只是近年來濟南工業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們以加快建設基礎穩固動能強勁的萬億級工業強市為目標,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兩個萬億級產業發展高地,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雙雙進入國家新一線城市前列,工業作為實體經濟的硬核,基礎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汲佩德說。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濟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總量達到8336億元,首次突破8000億元大關,這是濟南工業實現“三年一大步”跨越趕超之后,規模總量連續跨越兩個千億臺階之后的新突破新跨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發展質效實現新提升。濟南制造業占工業的比重達到90%,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達到60%以上,高新技術制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3%。2021年,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257.5億元,同比增長16.6%,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平均6.6個百分點,拉動全市收入增長2.4個百分點。
2021年,山東“第一芯”—8英寸高功率半導體在濟南順利通線,“濟南造”首列地鐵列車下線,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汽車零部件、山東重工凱傲叉車、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車、臨工重機大型工程礦車等重點項目落地見效,成功入選國家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和國家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市場群體實現新飛躍。規上工業企業群體持續擴容,連續三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0家以上,2021年新入庫工業企業520家,合計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64.8%,拉動全市增長2.1個百分點。十百千億企業梯度培育成效顯著,千億級工業企業2家,百億級企業13家,十億級企業90家,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544家;累計培育獨角獸企業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家;省級以上瞪羚和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257家和950家,均居全省首位。中國先進制造業晨星企業城市排名全國第5。
“站在新的起點上,下一步,我們全市工信系統將堅持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不動搖,持續凝聚提升‘高點定位、超前謀劃、快干實干、創新發展’的濟南工信理念精神,聚焦制造業優化升級、數字經濟引領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三大重點,持續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三大動能,推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引領發展三個發展走在前,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貢獻工信力量。”汲佩德說。
來源:濟南日報